1909年9月22日,在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機場上空,中國第一個飛機制造家、飛行家馮如駕駛著自制的飛機(從機翼、方向舵、螺旋槳到內燃機等大小部件全部自制)飛上了藍天。這是繼1903年美國人威爾伯·萊特和奧維爾·萊特兄弟成功地進行了人類首次機械飛行后的又一次創舉。它向世人宣告:中國人的智慧和才能絕不在其他民族之下,西方人能夠辦到的,中國人也能辦到。
馮如出生于中國僑鄉廣東恩平,他自幼聰明好學,喜歡手工,常常模仿機械的式樣制造一些機械模型,尤其是用火柴盒作的輪船,非常逼真,得到鄉親們的稱贊。12歲時,他隨表親到美國舊金山謀生,工余時間自學英文、科技等書籍。幾年后,他以頑強的毅力,自學了機械學、電學等知識,不但通曉多種機器和制造技術,還獨出心裁地制造了抽水機、打樁機、無線電收發報機,受到美國華僑和外國友人的稱贊。
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,日本和沙皇俄國為了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,在東北瘋狂廝殺。馮如看到祖國主權被踐踏,骨肉同胞遭蹂躪,他立下了試制飛機,以報效祖國的決心。
試制飛機,在當時來看,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。為壯國體,挽利權,馮如和他的同伴克服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困難,踏遍了舊金山市的圖書館和書店,收集有關滑翔、飛機技術以及飛行、滑翔機結構的資料,潛心鉆研。他們選定萊特式雙翼飛機為設計藍本,不久便研制出了飛機機械模型。為籌集資金,馮如深入華僑社區,宣傳航空救國的道理,在僑胞的集資幫助下,馮如組建了廣東制造機器公司,并于1907年在奧克蘭市設立制造廠。
1908年4月第一架飛機制成,可惜試飛沒有成功。1909年2月改進過的第二架飛機誕生,在試飛中,只飛了幾丈遠就墜地撞毀。兩次試飛失敗,馮如并沒有氣餒,他鼓勵同伴繼續干下去,決不可功虧一簣。就在此時,馮如的父母因思子心切,來信催他回國,股東們也不愿為此投資,馮如卻不愿將事業半途而廢,毅然宣稱:飛機不成,誓不回國。他與同伴們齊心協力,繼續進行試制。幾個月后,馮如終于駕駛著自己研制的第三架飛機,飛上了美國舊金山奧克蘭機場上空。這次成功試飛,超過了萊特兄弟首次試飛的航程,震動了世界。
1910年10月,在僑胞的支持下,馮如駕駛著改進的飛機,參加了國際飛行協會在舊金山舉行的飛行競賽大會,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第一名,美國的報紙和華僑報紙競相載文報道,為中華民族在早期世界航空史上贏得了聲譽。
1911年3月,馮如與他的3名助手,攜帶兩架飛機回國,并將在國外籌建的廣東機器制造公司遷回國內,在廣州擇地設廠,并將該公司改名為廣東飛機機器公司,成為我國第一個私人資本創辦的飛機制造公司。1911年武昌起義后,馮如參加廣東革命軍。1912年8月,在一次飛行表演中犧牲。但他敢為人先、百折不撓、獻身祖國的精神為后人流傳。
文章摘錄:www.miipgt.com
|